近年來,建筑行業生存壓力逐步加大,在眾多從業者步履維艱之時,安徽有一家企業,卻走出了不一樣的發展曲線。
9月15日,2025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發布,安徽建工集團位列第261位,較上一年躍升3位。此前的2024年,其更是較上一年躍升了21位。
面對逆境,很多企業都會提到“改革”“創新”,但想要以改革之刃破除沉疴,以創新之態拓土開路,并非易事。
從傳統建筑施工企業到綜合性、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,從傳統修路、架橋、建房到高速公路投資、智能制造、數字平臺多翼齊飛,從主要經濟指標連續3年兩位數增長到集團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大關,這家企業到底做對了什么?

安徽建工科技園(蜀山園區)
大刀闊斧,改革走出新天地
曾經的安徽建工,一度也面臨著諸多問題:所屬單位機構臃腫、人員冗余、效率低下,集團二級單位聚焦主業不夠、資源分散、業務重疊,同質化競爭、內卷內耗嚴重……
面對這一局面,安徽建工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推進改革,逐漸打破發展瓶頸,開辟新的天地。
近年來,特別是2023年以來,一場力度空前的改革在安徽建工集團全面鋪開。集團上下凝心聚力抓改革、解難題、謀發展,通過一系列精準舉措,全力推動企業轉型發展、創新發展、高質量發展。
第一步,解決“虛胖”問題。
安徽建工研究制定“三定”方案,從集團機關、所屬二級單位、三級分子公司直至項目部,一律定崗、定員、定編,全面精簡機構和機關人員。
第二步,直面內卷問題。
大而全、小而全,曾是安徽建工集團二級單位存在的沉疴痼疾,為解決問題,其進行的改革可謂“大刀闊斧”。
將分散在各二級單位的10余項業務進行系統梳理、專業化整合,通過內部資源整合,減少內卷內耗,形成“拳頭效應”,進一步增強核心功能和整體競爭力。
同步優化組織架構,不僅規范了二級單位設置,更明確了三級分子公司管理體系,系統清理了低效無效分子公司。

安徽建工智能制造公司機器人工作站
第三步,重構市場格局。
此前,安徽建工集團二級單位集中扎堆,省內、全國市場占有率都偏低,2023年以來,該集團黨委審時度勢、科學謀劃,大力實施全省、全國、全產業鏈、全球“四大戰略布局”,不但實現全省16個地市全覆蓋,還將省內分子公司精簡整合后富余的人員調到省外市場,組建了18個省外分公司。
效果很快顯現。今年上半年,安徽省外市場捷報頻傳,內蒙古、重慶等高速公路投資BOT項目連續中標;智能制造業務同比增長84.4%,建筑工業化業務同比增長141.6%,設備租賃業務同比增長132.4%。
與此同時,安徽建工集團還強化項目管理,全面降本增效,樹立鮮明用人導向,全面加強干部人才隊伍建設。通過一系列改革,近三年來集團項目盈利水平逐步提升,干部隊伍年齡結構、學歷結構顯著改善,一大批優秀人才加入集團,為改革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。

安徽建工智能制造公司生產的裝配式鋼結構建筑
科技賦能,創新打造新動能
建筑就是“鋼筋水泥+人工澆筑”?如果你還這么認為,那就已經落后了。
今年5月,位于合肥市長豐縣的安徽建工集團智能綠色制造產業園全面投產,園區生產車間內,一棟鋼結構裝配式建筑格外顯眼。
按照汽車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制作“裝配式鋼結構建筑”,是安徽建工集團近年來的突破和創新。在這里,蓋房子所需的基礎和各種零部件,都是在工廠生產,然后運到現場直接安裝,可以極大提升施工效率。
以120平方米的二層鋼結構小樓為例,采用裝配式方式施工,可在15天左右完成主體施工,不但工期大幅縮短,粉塵、建筑垃圾和噪聲污染也會大量減少,其中約90%的部件還可以回收再利用。
截至目前,建工智能制造集團在蕪湖市、六安市、長豐縣三地投資建設近1000畝的現代化智能生產基地群,形成了年產40萬噸鋼結構產品的高效產能體系,構建了國內領先的鋼結構智能制造網絡。

安徽建工智能制造公司機械手臂
為打破管理和生產中的“信息孤島”,三大智造基地全面引入焊接機器人、MES(制造執行系統)和數字化智控中心,構建起全流程的數字化管控矩陣,使得制造周期縮短10%、生產效率提升20%、制造成本降低15%。
向科技要動力,向創新要未來,近年來,安徽建工集團堅持以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,加大建筑全產業鏈科技研發和技術攻關。
創立安徽建工集團高新技術研究院,深化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、同濟大學、浙江大學等全方位合作,不斷提升集團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、國家級技術中心、省級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的研發能力,近三年來,該集團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余項。

安徽建工智能制造公司全自動三模板護欄生產線
戰略轉型,重塑產業新格局
傳統建筑行業利潤薄、周期長,怎么破?安徽建工的答案是:重塑模式,戰略轉型。
從傳統施工到“投建運”一體化,安徽建工集團堅持“投資+施工”雙輪驅動,將投資端的資源整合能力與施工端的專業履約優勢深度融合,這一轉型路徑在高速公路投資領域成效凸顯。
2025年7月10日,安徽建工集團自主投資建設的首條高速公路——徐淮阜高速公路宿州段、淮北段正式通車運營,較計劃工期提前10個月。
為何能有這么快的速度?安徽建工集團徐淮阜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,這得益于全新的技術和理念。
“像無人攤壓機群施工等新技術,在施工的各個環節和階段,我們至少運用了32項。同時,我們還創新采用了‘投建運’一體化的全新模式,從資源匹配、人員配備,到‘雙AAA’主體信用等級帶來的融資優勢,讓管理、建設的效率都大幅提升。”上述負責人說。
徐淮阜高速作為智慧化示范工程,將“智慧基因”深度融入建設與運營全過程,無人攤壓機群實現智能施工,ETC車道無亭化設計與自助發卡設備使通行效率提升30%,全線部署350M高帶寬視頻監控系統,結合無人機智能巡檢,實現養護管理“一圖統攬”。

安徽建工自主投資建設的徐淮阜高速淮北段、宿州段
截至目前,安徽建工集團已累計投資高速公路項目24條,可觀的長期收益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在戰略轉型的過程中,安徽建工集團還在著力構建數字化產業生態。
長期以來,不少工程企業都會遇到一個“痛點”,當施工缺少材料時,要花費大量時間在當地尋找。2025年6月,隨著“皖建云商”2.0上線并對外部用戶開放,問題迎刃而解。
全新的平臺將鋼筋、水泥、混凝土等大宗主材,以及模板木方、五金、管材等品類繁多的建筑輔材,劃分為50個大類、3500個細類,為建筑企業提供“一站式采購”解決方案,企業無需輾轉多個渠道,通過平臺即可完成全品類物資采購,采購周期平均縮短超10天。
讓建工所用的高品質資源,在行業內實現流動,短短兩三個月時間,該平臺就已吸引超5.3萬家供應商入駐。
除了“皖建云商”,今年4月、5月,安徽建工集團的“皖建云租”“皖建物聯”也先后上線,前者向用戶提供道路機械、大型設備、周轉材、汽車租賃等九類產品,后者實現物流資源的跨區域高效配置。
此外,安徽建工集團還在多元布局培育新的增長點,截至目前,以投資為主,已建立起業務范圍涵蓋高速公路投資、智能制造、房地產(康養產業)、建筑工業化、建材商貿物流、設計施工檢測、新能源、社會服務業、食品產業及金融等十大板塊協同發展的全新格局。
抓改革、解難題、謀發展,近年來,安徽建工集團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,2024年集團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,控股與股份獲雙AAA資信最高等級,《財富》中國500強排名提升12位,成功入選“中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”……
在傳統產業與新時代的對話中,安徽建工用行動證明:只要敢于革新、善于創新,傳統產業同樣能煥發勃勃生機,在新征程上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。